메뉴 건너뛰기
.. 내서재 .. 알림
소속 기관/학교 인증
인증하면 논문, 학술자료 등을  무료로 열람할 수 있어요.
한국대학교, 누리자동차, 시립도서관 등 나의 기관을 확인해보세요
(국내 대학 90% 이상 구독 중)
로그인 회원가입 고객센터 ENG
주제분류

추천
검색
질문

논문 기본 정보

자료유형
학술저널
저자정보
저널정보
중국고중세사학회 중국고중세사연구 中國古中世史硏究 第21輯
발행연도
2009.2
수록면
235 - 284 (50page)

이용수

표지
📌
연구주제
📖
연구배경
🔬
연구방법
🏆
연구결과
AI에게 요청하기
추천
검색
질문

초록· 키워드

오류제보하기
關於後漢時代的政治史,從以尙書爲中心軸的視角考慮,可以分成三個時間分段:第一, 皇帝在執行政務過程中疏外三公,採取重用尙書的方式,開始運營政局以來,逐漸形成以尙書爲中心的政治體制的光武帝、明帝、章帝時期(公元25-88);第二,外戚、宦官干涉政事導致尙書的職權和地位上的一些損失,不過,尙書?振作起來,其所發揮的作用變爲活躍的和帝、安帝、順帝時期(89-141);第三,隨着外戚、宦官掌握政治權力,尙書的職權減縮到消滅的程度,地位也大幅降低的桓帝、靈帝時期。
從表面上看,後漢的政治結構一向維持皇帝驅使三公和九卿而處理政事的三公九卿制。其制度內,原則上尙書只能執行皇帝與三公九卿之間的文書傳達工作。三公九卿制成立于前漢成帝,但王莽等權臣們的活動影響到三公九卿制度的正常運營。爲了防備權臣的出現,創建後漢的光武帝不讓三公參與國政而要親身決定國家政策。但是,皇帝一個人不能及時決定人口達爲六千萬的巨大國家的所有政策。因此,皇帝接納在身邊提供服務的尙書們的意見而決定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政事權力就屬於尙書們。
換句話說,對於選官[選擧]、考課賞罰、國家財政、外交ㆍ戰爭等國家大事,皇帝以官吏的報告書或建議書等文書作爲根據,執行決策命令實行,以操作國政。由於皇帝一個人不能判斷所有文書的是非曲直,需要有人事先閱讀進行評議,助于皇帝的裁決。前漢以來,這些文書都由尙書傳達,故而稱爲“尙書事”。前漢時期,加官們評議尙書事,大將軍、丞相、三公總管此事。到了後漢,排除三公,使尙書們負責其務。由此,可以說尙書成爲國家政務的核心官員。除了平尙書事的權掌之外,後漢的尙書蒙皇帝的命令,求得高級官員的政務意見,向皇帝彙報。有時候,還替皇帝對高級官員問罪。其中,在尙書台治獄時,尙書可以向高級官員以命令的語氣大聲說“快速走路”等言,甚至鞭笞高官。通過這些情況,尙書們能?確保政局運作上的中心地位。
如前所述,由於尙書幇助皇帝決策,替皇帝執行政務的官職,皇帝格外重視其選人,?對尙書持有?特別的關懷。後漢皇帝給尙書令“三獨坐”中之一位,以孝廉任爲尙書?而提高資質,任期已滿後補任爲秩千石的縣令。貴戚不能當爲尙書,以善於法令、制度的人士任官是當時的慣例。此外,地方官中,有治績的?廉人士或不屈于權勢而勇於諫諍的人士經常被充爲尙書。這些人士一方面糾正政事運營,一方面牽制高級官員。如此,從個人能力上,能?主導政局的人士被任爲尙書,于是歷任尙書令的人士中,有多數升爲三公。
後漢前期三位皇帝時期,原則上尙書公正評議尙書事,爲皇帝做出公正的決策提供服務,以助于皇帝的公的職能實現。這些職務成爲尙書應有的任務。但是,像後漢前三位皇帝那樣皇帝個人能?掌管政事是基本前提。十歲的和帝?位後,沒有能力決斷政務,皇太后或外戚代行皇權進行決策的情況下,尙書?失尙書事評議權或者受到干涉。和帝朝的竇憲、桓帝朝的梁冀等專橫的外戚所決定的政策往往含有黨派性,與實現對皇帝所要求的公的職能存在?大的差距。因爲如此,專橫的外戚被視爲該?除的對象,所以大部分尙書積極參與擧事。
專橫的權臣把皇帝從朝臣們隔離,同時,監視而掌握尙書的活動。因此,去除權臣而恢復皇權的擧事由皇帝身邊侍奉的宦官主動擔當。不過,一般來說,擧事發動之後,通過尙書發令政變,然後在尙書同參的情況下完成結束。由尙書發出命令是具有宣布擧事是由皇帝決定的意義。値得注意的是,?使皇權恢復,宦官?壟斷皇帝的決策,因此,尙書們的尙書事評議權變爲無奈或者受到從他們來的干涉。宦官在背後操縱皇帝的意向而求得自己的利益,與外戚代行皇帝職權的情況不同,這種特點使尙書們難以抵抗,最後尙書被宦官控制。宦官得權極盛的靈帝朝是極爲典型的時期,被宦官唆使的尙書將高級官員陷於犯罪困境,還有宦官直接把尙書下獄的情況,最後宦官親身兼任尙書令。
外戚不一定都行使專橫,宦官也?不只謀求私利。安帝朝外戚鄧?、順帝朝外戚梁商都官爲車騎將軍擔任輔政,但行爲勤謹,不肯專政。和帝朝的鄭衆、順帝朝的孫程都在恢復皇權活動過程中站在主導地位,但沒有干涉國政。在此情況下,和帝、安帝、順帝時期的尙書可以執行應有的職務。
原先,本硏究是作爲追究隋唐代三省的淵源而開始進行的。因此,首先要對尙書們的職權進行疏理,以此爲基礎檢討各段時期尙書的職權和其地位,現在却先發表後者。對於尙書職權的問題,仍有不足之處,期約在後稿?論。

목차

Ⅰ. 緖論
Ⅱ. 후한 전기 尙書의 役割과 政局 주도
Ⅲ. 尙書臺 位相의 守成과 全盛
Ⅳ. 외척ㆍ환관의 평상서권 장악과 상서의 쇠퇴
Ⅴ. 맺음말

참고문헌 (13)

참고문헌 신청

함께 읽어보면 좋을 논문

논문 유사도에 따라 DBpia 가 추천하는 논문입니다. 함께 보면 좋을 연관 논문을 확인해보세요!

이 논문의 저자 정보

이 논문과 함께 이용한 논문

최근 본 자료

전체보기

댓글(0)

0

UCI(KEPA) : I410-ECN-0101-2009-912-019525073